![双进口多级泵 双进口多级泵]()
产品价值 —— 流量扩充、一级排水
效果对比(以中开泵房三级排水为例)
用泵方案 | 中开泵 | 并联泵 |
排水类型 | 三级排水 | 一级排水 |
泵房数量(个) | 3(每个泵房8台水泵) | 1(每个泵房2台水泵) |
设备投入 | 水泵(台) | 24 | 2 |
变频电机(组) | 3 | 1 |
变频器柜(组) | 3 | 1 |
配电柜(组) | 3 | 1 |
进线柜(个) | 1 | 1 |
设备总量 | 多 | 少 |
维护成本 | 备品备件 | 高转速泵,零部件磨损快,检修周期短,需3套备品备件维护量 | 转速泵,磨损较小,检修周期长,仅需1套备品备件进行维护 |
水仓清淤 | 清淤设备、压滤装置、输送系统需3套 | 清淤设备、压滤装置、输送系统仅需1套 |
运行人员人力投入 | 3个泵站值班人员投入 | 1个泵站值班人员投入 |
从以上效果对比可看出,在大流量、中高扬程及远距离输水工程中使用并联泵进行一级排水具有绝对优势。
应用特色
大流量
双进口多级泵将自平衡结构与双进口设计相结合,与其他泵产品相比,在同扬程条件下将流量扩充一倍,在水利工程、自来水取水等大流量输水工程中可使用少量台数满足使用要求,减少排水设备及管路附件需求。
高扬程
流量加倍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单级扬程,在远距离输水及矿山应急排水等方面具有用一级排水代替多级排水优势,减少泵房数量级运行维护成本。
产品特色
1.新结构
采用双进口,两个进口位于泵的两端,出口位于泵中间,转子部件上叶轮完全对称布置,实现了自动平衡功能;
与传统多级泵相比,整体零部件减少,实现结构上的全新突破。
2.先进的设计技术
采用有限元法进行强度计算,保证产品结构强度可靠,泵运行耐用,延长使用寿命;
采用先进的CFD技术,根据三元流动理论及网格划分技术进行流动分析,产品效率较传统设计方法高5%~8%。
3.高效节能
1)选用高效水力模型,经优化后设计模型效率高于同比转速水泵效率5%以上;
2)泵两端的双进口结构,无需设置平衡水管,没有平衡水外泄引起的容积损失;
3)泵体和转子部件为对称结构,无高低压区的密封装置,避免了密封泄漏引起的容积损失;
4)由于泵转子没有了平衡盘的磨损及轴向脉动,降低了轴功率,在整体上提高了泵的运行效率。
4.高抗汽蚀性能
必需汽蚀余量较水平中开多级泵低3-5m,便于设计施工及管路安装。
5.高可靠性
体结构两端完全对称,轴向力高度平衡,泵运行长期平稳。无平衡盘等易损件,避免了普通泵需频繁更换平衡盘引起的运行故障,具有长期高效运行的特性。
6.免维护周期长
模块化及快速的装配和拆卸设计,允许水泵在不拆卸泵体和进、出口管路的情况下更换密封、轴承,泵内取消了平衡盘等易损部件,节省了大修和检查时间,降低维修成本。
采用精密铸造,与普通泵具有高度互换性,减少了维修拆装次数,延长了产品寿命,免维护周期长,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由于拆装过多引起的一系列问题,降低了维护成本。
7.适用范围广
取消了小间隙平衡盘,流道通过能力大大提高,普通泵容许通过的固体颗粒粒径≦0.5mm,而双进口多级泵容许可通过最大固体颗粒粒径可达1.5mm,更适应于含有较大颗粒介质的矿山排水。
2.优势
1)配置多样化:针对不同应用场合各种复杂的介质和应用工况,提供相对应的材质标准配置方案,保证产品维持高效运行;
2)缩短供货周期:选用非标产品组织排产生产周期长达2~5个月,根据使用条件选用标准配置方案进行成套生产,供货周期较选用非标产品可缩短一半或更短。
3)成本降低:选用标准配置产品组织生产成本较非标产品成本降低5~10%。
双进口多级泵采用双进口设计,两个进水段水平对称布置在泵两端。转子部件上叶轮通过背靠背对称布置,两边流道在位于中间的出水段内汇集。两边泵部件通过拉紧螺栓联成一体。进出水方式可按客户需求选择侧进顶出或侧进侧出。
结构特点:
1. 双进口多级泵的主要部件:泵体、叶轮、导叶、泵轴、轴承体等;
2. 泵轴上叶轮、导叶及套类零件等转子部件对称分布;
3. 泵的各密封面均采用密封胶或“O”型圈密封,转子部分与固定部分之间通过密封环、导叶套等进行密封;
4. 轴的密封形式有机械密封和填料密封两种。在轴封处装有可更换的轴套,以保护泵轴。
5. 该系列泵通过弹性联轴器由原动机直接驱动。